清朝末年,山西商人在今银川老城创办的八家商号,被人们称为“宁夏八大家”。本文根据八大家之一的“合盛恒”掌柜苗子安(解放前任银川商会副会长)、“天成西”掌柜安仲甫、“百川汇”股东雷本夏及原工商界其他几位老人的回忆整理而成。
八大家简介
八大家商号的创办时间,除“百川汇”商号始于清朝宣统三年(1911年)外,其余七家均始于清朝同治(1862年~1874年)末年。八大家的创办人均系山西省商人。按其资金的多少,分别是:
敬义泰商号 原为山西省万泉县阎景镇敬义泰商号的分号。最初来宁夏创办敬义泰分号的首任经理是王秉初,时资本有1000两银子。后来,生意日益兴隆,铺面扩为5间,店员和学徒有30多名,每年收入20万两银子。商号经理先后有王秉初、谢自立、阎汉三、王玉章、范星三、张诚之、程仰山。商号附设敬义酱园,生产酱油、醋、酱菜、酒、糕点以及闻名遐迩的黄酒和玫瑰露酒。该商号在天津设有敬盛永货栈。抗战期间,在以马鸿逵为首的宁夏官僚资本集团的摧残下,敬义泰商号被迫改名为大同庆,每况愈下。该商号故址在今银川玉皇阁西侧。
天成西商号 为山西省交城县天元恒皮货庄的股东郭、丁、沈三家投资创办的。初创时资金有400银元,系小杂货铺。民国初年,生意开始红火,扩大为5间铺面,以批发为主,有伙计30余人,在宁夏盐池和内蒙古鄂托克旗设有分号,自养骆驼、牛羊,年收入20多万银元。最后一个总经理是山西省平遥县的董钦锡。1941年,为避免马鸿逵派兵征税遂改名为乾元吉。故址在今银川市第三人民医院第一门诊部(原城区医院旧址)。
隆泰裕商号 是山西省平遥县董姓所创,最后一任经理是刘维汉。该商号初创时资本约1000银元,兴旺时,年收入十八九万银元;有5间铺面,30多名店员和学徒。它在阿拉善左旗养有骆驼、牛羊,并兼做生意。故址在今银川市解放西街五金交电大楼之处。
合盛恒商号 为山西省临晋县荆姓创办,股东兼最后一任经理是荆子明。该商号自同治末年迁入银川,主要经营日用百货,后发展成为拥有股金1.2万两银子,岁收入12万两银子的富商号。它有三间铺面,雇有30多个店员,在宁夏中卫县城和平罗县黄渠桥均有分号。故址在今银川市解放西街“五一”餐厅西侧。
百川汇商号 是山西省平遥县雷泽霖创办,最后一任经理是张子珍。初创资本3000两银子,仅是个杂货铺。民国以后,生意大振,资金达30多万银元,雇30多名伙计,并附设万元汇分号(零售为主)和汇源涌烧坊(酿酒),另在内蒙古伊克昭盟大庙附近有牧场,自养骆驼30多峰。1937年初,商号缩小经营范围,后又改名为德丰隆商号。故址在今银川市解放西街五一餐厅处。
上述五家商号,经营范围雷同,上至绸缎,下至油盐,无所不包。
以下三家商号,全是批发货栈兼客商旅店。
广发隆货栈 通称广发店,由隆泰裕商号同一店东所开,最后一任经理是赵子文。生意兴旺时,岁入10万银元。抗战期间,受马鸿逵的官僚资本排挤,改名为兴华商店。故址在今银川市玉皇阁北侧。
福新店 为山西省平遥县张姓等五家创办,股金1万块银元。民国初,生意兴旺,岁入6万银元。最后一任经理是张廷凡。故址在今银川市玉皇阁斜对面。
永盛福 为山西省河津县王姓创办。原为陕北三边地区乡间小店,同治末年迁入银川后,逐渐成为岁入5万银元的大店。故址在今银川市新华饭店东侧。
进货渠道
从清朝同治末年至宣统年间的40年中,八大家的进货渠道主要有两条:
第一条主要是从山西省本乡本土进货。货物全是手工作坊和家庭手工业生产的土布、土线、火柴、铁锅、铁铲等土货,约占全部进货的七成以上。其运货路线,先从山西省的平遥、汾阳、离石至军渡,过黄河入陕西境内,经吴堡西行至绥德,由此北上到米脂、榆林,再向西南行经横山、靖边、安边、定边,由定边入宁夏的盐池、横城,由横城渡黄河到银川。运货工具,除天成西、隆泰裕、广发隆三家是用自己的骆驼、骡马驮运外,其他五家均雇用专营运输的脚行。当时,每驼载重240斤,日行80里,每百斤百里运费二钱白银。从平遥至银川约需20余天。
第二条是从天津进货。由天津脚行运至包头,再由包头运到银川,办法有两种:以水运为主,其次是陆运。当时由包头装船,逆水行舟,每担(240斤为一担)运费一两七钱白银,日行40里至50里,全程约需30天左右;顺水行舟由银川运出宁夏土特产,每担运费一两白银,日行80里,全程约需18天到包头。当时,在黄河岸边,常见一个人在船上掌舵,十余人在岸边赤背拖缆,其艰辛惨景,令人难以想象!此外,当冬季黄河结冰时,主要靠陆路驼运。但因路上经常出没盗匪,故驼运不常用。辛亥革命后,八大家的进货发生了变化,从天津进的货物由过去的三成变为七成。由山西、兰州、平凉、西安、包头等地进的货物从过去的七成降为三成。
由天津购进的洋货有:金洋钱牌漂白布、人头牌斜纹布、军人枪牌细布、五马头牌粗布、德国缎、泰西宁绸、直贡呢、花达呢、礼服呢、花哔叽、巴黎呢、荷兰白糖、德国方块冰糖、英瑞炼乳公司的铁筒装炼乳、各种化妆品、德国染料、各国罐头、香皂、洋伞、铅笔、自行车、怀表、座钟、挂钟(其钟芯为洋货、外壳为中国工匠造),还有英美烟草公司生产的铁筒50支装的炮台烟,以及哈德门烟、单刀、老品海、红锡包等各种名牌号的香烟。除洋货外,还有铁钉、铁丝、袜子等五金日用品,以及各种海味。
此时,八大家除敬义泰商号采买人员住天津分号敬盛永货栈外,其余七家均租住天津集昌货栈。民国后的销售方式有所变化,由清朝末年的零售为主,变为批发为主。
收购与外销
宁夏八大家主要收购大烟、羊毛、枸杞、甘草、发菜等土特产品,每至农历五六月间,八大家派店员随牙行(经纪人)下乡,甚至到田边地埂坐等收购大烟。店员将白色烟浆运回商号后,摊于油纸上暴晒,待水分稍为蒸发,白色烟浆变为质软色黄,名曰软烟。再将软烟摊于木板上,在暴日下不断翻晒,烟质变硬色黑,即切为75两或50两的烟块,用本商号的木模商标纸包装,名曰板货或硬货,即可运至包头、呼和浩特,售给京津及东北地区的大烟商。八大家以收购大烟为主。当时,这种硬货俗称黑金子,获利极大。收购价一般是每两五六角银元,出售价最低每两也要一块银元以上。广发隆收购大烟最多,每年可收入万余两银子,其他几家每年也可收入7000两至1万两银子。八大家收购羊毛、枸杞、甘草、发菜等土特产品约始于民国14年9月。羊毛是在银川坐地收购后,即打包运往天津,均存在德兴长或美丰皮毛栈内。然后经货栈买办与洋行联系,全部售给英商的隆茂和兴隆洋行。枸杞、发菜、甘草则由八大家派专人分别在产地中宁、平罗、同心、阿拉善左旗收购,然后运至天津惠源长货栈,售给广商、港澳商人和天津洋行。
学徒制度
宁夏八大家沿袭山西省的行帮旧习,商号内招收山西省人做学徒,绝不招收宁夏当地人为徒。这些学徒都与股东、经理、掌柜等商号上层人物有亲朋关系。
想当学徒的人一般先由同业头面人物引见,后由经理、掌柜、股东们审视被招者的五官相貌,并让其书写几个墨笔字以观其文化水平。合格者要有同业商号为其做铺保,即政治上的担保人或介绍人,方可进店学徒。学徒生活是很清苦的。当时,商界流传着一首学徒口诀:“开门扫地涮烟袋,提茶倒尿暖铺盖。”这些杂务,要求学徒不仅起得早,而且要手脚利索。晚间打烊(即停止营业),学徒们又要给长辈们泡好茶,打好洗脚水,铺好被褥,然后才敢做个人私事,或练习写字,或恳求授业师傅口授生意经和教授珠算。深夜里,还要起来喂牲口。平时,学徒要给长者端饭、洗衣服,做店内的日常杂务,如挑水、喂猪、倒尿、铡草等。学徒期3年,学徒期间无工资,店东每年给他们4两规银。店员与学徒的吃住,均由店东在店内供给,一般不准探亲回家。学徒每月免费剃头两次,3年出师方可留发。对刚出师的伙计两年内仍不准回家探亲,其目的在于安心掌握店内生意和技能。
店规与分配
清末和民国初年,一些较大的私营商号,多与官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百姓谓之官商衙门。八大家由于行帮和地域关系,始终对宁夏官府存有戒心,不敢深交。尤其在当时军阀连年混战,政局不稳的情况下,过往军队对商家的敲诈勒索,使他们悟出了一条经商之道:“交官穷,交客富”,认为“和气生财”才是商人的正道。八大家的一些店规反映了这些思想。
一、店员待客口诀是:“吸烟(系指水烟、旱烟)、喝茶、请坐下,贵姓宝号是谁家?”
二、店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笑脸迎接顾客,严禁出言不逊。
三、店员在营业时,要衣帽端正,不准坐,切忌背靠柜台。
四、严禁店员带家属或亲朋进店居住。
五、严禁店员在外吃喝(专指在其他饭馆吃喝)、嫖、赌、抽(专指吸大烟)。
六、严禁店员夜不归号,违者解雇。
七、严禁店员逾假不归。
店员吃住在店内,由店东供给。每日两餐,平时吃素菜,约10天吃一次肉菜,逢年过节吃酒席或海菜席。
店员每三年回家探亲一次,每次半年,工资照发。每年除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五放假外,端阳节、中秋节等也放假。
店员工资为年薪,其等级由店东、经理、掌柜视其能力大小而定。一般由8两至30几两白银不等。由店员升至顶生意者,即由挣年薪的店员升为靠股份分红的顶身力股者,变为小掌柜。一般要等12年才可晋升到顶生意者,快者9年,慢者20几年。
八大家的股份分红,每三年结算一次。各家分红办法大同小异,具体如下:
在三年的总现金收入中,扣除股金总额和财神股,余额即按股份的比例大小分配给店东和顶身力股者。以合盛恒商号的分红办法为例:店东荆家股金总额为12000两银子,占全部股金的5股,每股为2400两银子,顶身力股者占5股,财神股占1股。
所谓财神股,即和扩大再生产的资本相似。其抽取的办法亦是每三年1次。比如第一次商号分红按11股分红,第二次便按12股分红,这样每三年递增一财神股。财神股属于全体股东(包括顶身力股者)所有。因为它能够给全体股东们带来增值,使商号财源不断扩大,故称财神股。
八大家的破产
八大家于20世纪30年代开始,便逐渐由兴旺走向衰败。八大家中,除敬义泰、天成西、百川汇三家商号奄奄一息地支撑到解放以外,其余五家先后倒闭。破产和败落的原因是:
(一)以马鸿逵为首的官僚资本集团垄断了宁夏工商业。
宁夏银行除负责一般银行汇兑存款的业务外,主要是经营宁夏土特产。1937年,马鸿逵以宁夏省主席名义发布训令:“各商号所存羊毛卖给银行,不得偷运包绥、天津销售,违者以资敌办。”依据此令,宁夏银行代表官方垄断了羊毛、驼毛、大烟、枸杞、甘草等土特产品的收购和销售。银行低价收购,然后在兰州、西安等地销售后,购买布匹、纸烟等日用品运回宁夏高价销售,从中牟取暴利。宁夏银行内部附设的富宁商行,专司上述土特产业务,以此逐年盈利,使银行股金由原来的150万元法币增至400万元。民国32年(1943年),宁夏银行总经理李云祥从富宁商行提出100万元法币的酬劳金,作为马鸿逵的富宁商行私股,其暗设的代号为“光明”,帐户独立,专营羊绒、驼毛。
民国36年(1947年),富宁商行以富宁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招牌公开露面后,即正式与宁夏银行分离,而暗设的“光明号”仍作为马鸿逵的私人股金附于公司内。
在马鸿逵官僚资本集团的垄断下,八大家不仅被剥夺了经营土特产的权利,而且被切断了进货渠道,生意日衰。
(二)货币贬值。
1935年11月4日,国民党南京政府开始发行法币时,原法定发行14亿元,但到1948年8月20日废除法币,改发行金圆券时,法币已发行到660万亿元,为原法定发行数的47.8万倍。以当时宁夏黄米价格为例:民国29年8月,黄米每斗价格为4元6角,半年后,即民国30年2月,每斗黄米价格则上涨为111元2角(见《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第五册第280页)。半年中,黄米每斗价格上涨23倍之多。可见,货币贬值之速!在货币贬值的经济危机中,商界流传着一句口头语:今日售尺布之款,明日寸布无得。合盛恒的股东荆子明在西安放的债,到抗战后收回本息时,得到一麻袋“法币”钞票,形同废纸。
(三)巧立名目,敲诈勒索。
1933年初,马鸿逵开始统治宁夏时,就巧立各种名目,敲诈勒索八大家。比如,全宁夏的警察服装规定由商界负担。1935年,马鸿逵以官商合办形式,先后筹办了宁夏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和普利面粉厂,股金分别为10万银元和2.75万银元。其中,宁夏八大家被强令入股,各拿出2500银元作为电灯公司股金。1939年,宁夏银行内设富宁商行时,又强令八大家各入股1万银元。当然,到分红时,八大家不见分文。
更使商界头痛的是征兵款。马鸿逵连年征兵,有时一年两次。他统治宁夏17年,合盛恒共雇兵40名,天成西共雇兵150名。如果按当时每个兵最低的雇价400银元计算,合盛恒共付雇兵款1.6万银元,相当它全盛时期的全部股金。因此,不少商号为了对付按股金多少的征兵办法,便缩小股金,改换商号名称,以逃脱过多的征兵名额。如敬义泰改称大同庆,天成西改称乾元吉,百川汇改称德丰隆,广发隆改称兴华。当然,这些消极办法仍不能逃脱破产的命运。八大家中先后破产的有:
永盛福于1938年破产,其店东老婆沦为银川街头乞丐。福新店于1946年1月6日破产倒闭。
合盛恒于1947年破产倒闭。
隆泰裕和广发隆于1948年破产倒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