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银川市档案馆(地方志研究室)2025年第10次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班子成员、县处级干部参加,馆长(主任)马利剑主持会议。
会议集体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招待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等,围绕“以伟大抗战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进行研讨。
会议指出,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把握档案方志工作与铸牢主线的内在联系。在政治维度上,要把做好民族领域档案工作作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从服务美丽新宁夏建设的高度,扛起档案方志部门的政治责任。在历史维度上,要发挥馆藏的各类史料,在展现各民族共同开发建设塞上湖城、大美银川的奋斗历程,阐释“五个共同”历史基础的教材作用。在实践维度上,档案工作要为“银川多民族社区居民亲如一家”品牌深化提供史实佐证,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建设提供坚实的历史支撑。
会议强调,要聚焦主责主业,以档案方志工作赋能铸牢主线。一是深化档案征集,夯实“史料之基”。围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脉络,开展“共同富裕”实践、“情感交融”印记、“团结榜样”素材等方面的档案征集,主动对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等机构,构建资源共享机制。二是强化研究阐释,激活“历史之力”。用好档案方志人才开展编研资政工作,深入挖掘档案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元素,系统梳理各民族共同参与银川市各项建设的历史文献,解读馆藏中体现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史料,提炼档案中“四个与共”的历史案例。三是创新宣传传播,做好“润心之举”。打造“档案中的民族团结故事”系列微视频,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及各级媒体推送,推动档案方志宣传从“馆内”走向“馆外”;结合民族团结进步月,策划“档案见证一家亲”活动,让群众直观感受历史中的团结底蕴;开展“档案进校园进社区”活动,用青少年的语言讲好银川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
会议要求,要强化职责担当,凝聚工作合力。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纳入馆(室)年度重点任务,建立“征集-研究-传播”闭环工作机制,主动融入全市工作大局,加强与统战、民族工作等部门的协作,形成工作合力。二是提升能力素养。开展“档案业务+民族理论”双培训,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培养一批既懂档案业务又通民族政策的复合型人才。三是强化服务实效。坚持“以人为本”,优化档案方志利用服务,为“互嵌式社区”建设等工作提供历史参考,用档案实证回应社会关切,增强各族群众的历史认同和文化认同。
作者:杨黎路
复审:祁玉芬
终审:邢晓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