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档案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充分发挥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作用,采取多项措施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为银川市“双示范市”建设贡献档案方志力量。
一是丰富民族团结进步档案资源。以“走出去+收进来”的方式加强资源建设,面向社会各界和立档单位广泛征集各种门类档案,今年以来,接收红色照片档案89张,拍摄国际葡萄酒大奖赛、“银马”赛事、城市老旧小区改造等“三重”工作照片260张,丰富全市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档案资源。
二是讲好民族团结进步红色故事。充分发挥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宁夏社科普及教育基地作用,深化民族团结教育,培育“小小红色讲解员”青少年志愿者队伍,开展“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主题档案文献展等讲解活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截至目前,累计接待67家单位、参观学习1051人次,取得良好社会反响。
三是拓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载体。与自治区文史研究馆、市档案局等部门联合策划主题活动,增强宣传教育实效;常态化开展“档案馆开放日”活动,邀请社区、企业、学校等130余人参与,通过实地观摩和互动体验,让群众近距离感受档案文化,提升民族团结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四是赓续民族团结进步奋斗历程。高质量完成《银川年鉴(2024)》出版发行工作,增设8个类目,重点完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等特色条目;内部发行《银川市脱贫攻坚口述史》,启动编纂《典籍银川》,为银川“双示范市”建设提供历史文化支撑。利用“5·18”宁夏地方志工作宣传日、“6·9”国际档案日,开展方志文化进校园、地方志书交流等集中宣传活动,赠送《银川简志》等方志成果500余册,更好发挥档案方志资政育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