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年鉴内容准确、数据无误和排版合理,切实提高年鉴编纂质量,银川市档案馆(地方志研究室)创新工作思路,坚持“五个结合”工作方法,高标准、严要求抓好《银川年鉴(2023)》编校工作。
自编自校与集体校对相结合。编校工作实行自编自校为主、集体校对为辅的方式,坚持严谨周密、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在年鉴编辑完成三轮稿件校对后,调动单位10余名骨干力量完成全书100余万字稿件的集体校对工作。重点修改事实性、知识性和政治性错误,纠正在语法规则、逻辑规律、语言文字、标点符号、数字、量和单位等方面的错误,进一步减少了文稿差错。
全文通读与关键词检索相结合。为确保全书语言表述、体例格式等方面的一致性,在三校结束后进行全文通读,纠正在三审、排版改版、校对过程中产生的差错,重点修改政治性、知识性、语法性和逻辑性差错,并对组织机构名称、专有名词、体例格式等进行统一。在全文通读的基础上,对20余种涉及政治术语、易错词语、易错标点等关键词进行电子稿件检索校对,弥补全文通读的疏漏,降低文稿差错率。
计算机软件校对与人工校对相结合。完成全书“三校一读”后,利用计算机校对软件检查错别字、专有名词、固定搭配及常用标点符号等方面的差错。同时,利用人工校对解决计算机校对软件认定的疑似错误及对语法规则、逻辑规律和常识性、政治性错误的警示提醒,做到人机校对的结合与互补。
三次校对与技术整理相结合。在每轮校对过程中同步开展版面的技术整理,重点处理图文位置不同页、表格版式不规范、类目末页版面不过半等问题,处理不恰当转行、单字成行、图文空距不统一等现象,检查正文、标题等字体字号和空距是否规范,改正在排版、改版过程中产生的差错,保持多人校对后体例格式的统一。
排版盯对修改与交叉核红相结合。稿件改版实行现场盯对修改模式,尽可能降低人工改版的疏漏及差错,先后安排8人次在排版公司完成5轮改稿工作。每轮改版后对校样逐字逐句进行交叉核红,校正排版人员的漏改及错改之处,实现编校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银川年鉴(2023)》共设33个类目、210个分目,收录图表416幅(张),出版字数104万字,目前已正式交付印厂进入印刷流程。下一步,银川市档案馆(地方志研究室)将安排专人对接印刷事宜,严格落实印刷全过程质量管控机制,确保年鉴高品质印刷出版。
(文/杨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