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档案馆(地方志研究室)坚持把编纂出版《银川市扶贫志》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积极主动作为,强化工作举措,凝聚工作合力,坚持精益求精,稳步推进《银川市扶贫志》编纂工作。
定向“准”,明确责任抓统筹。争取市委、市政府及各部门的工作支持,成立由市委书记担任组长,4名市级领导为副组长的全市扶贫志编纂工作领导小组,为扶贫志编纂提供良好的开端和全链条的组织保障。制定印发《全市扶贫志编纂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责任领导、工作任务、完成时限,指导各成员单位组建36个专班,吸纳各部门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文字功底好的业务骨干参与到志书编纂工作中来。采取“外聘内编”方式,聘请总纂1名、分纂专家3名、口述史采访人员1名,确定市地方志研究室编辑人员2名组建编辑队伍,宣传部门牵头主抓、地方志研究室组织实施、相关部门积极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形成巩固。
横向“联”,凝心聚力抓落实。参阅区、市扶贫开发工作编研成果广泛征求各部门的意见,编制《银川市扶贫志篇目大纲》并优化调整10余次。开展业务专题培训2次,让参编人员快速了解扶贫志资料收集和志稿撰写。按照先内后外、先近后远、先主后次、先易后难的原则广泛征集资料,紧盯关联度高、工作任务大的市乡村振兴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民政局等部门,提前介入,全程指导,除各部门扶贫资料和脱贫攻坚专项档案外,充分运用志鉴书籍、期刊文献、新闻报刊等补充资料,累计搜集、整理归档脱贫攻坚档案4000余件、各部门专项档案3000余件、各类文书编研资料40余本,总字数逾千万字。
纵向“深”,聚焦重点抓关键。邀请总纂提前参与,在篇目设置、收集资料、试写稿评议、编写初稿等环节全程指导,为整个编纂工作把准方向。紧盯编纂进度,先后召开分纂人员座谈会、编纂工作推进会等会议10余次,对各类资料分析研究,消化考证,2023年7月分纂任务完成后总纂“一支笔”通改全稿,10月形成《银川市扶贫志》初稿,在陆续补充内容和数据的基础上,11月2日召开部门评审会,12月19日召开市级评审会,2024年1月22日接受自治区级评审,凝聚业务部门和评审专家的智慧对志稿进行充实完善。在推进编纂稿件的同时,同步推进照片收集筛选、地图制作等工作,初筛彩照400余张,精筛近百张入书,《银川市脱贫攻坚贫困村示意图》绘制完成并取得审图号。
靶向“质”,集思广益抓提升。对部门评审会、市级评审会、区级评审会上专家和部门负责同志提出的400多条意见建议,全盘接收、逐一研究、充分吸收。对标《中国扶贫志丛书行文规范(试行)》《中国扶贫志丛书质量标准(试行)》,对框架、符号等宏观和微观方面再推敲、再斟酌、再修改、再提升。2024年2月实地对接方志出版社,与出版社同步开展“三审三校”工作,通过审校环节提升志书质量,确保志书资料真实可靠、数据准确无误、内容系统全面、特色亮点鲜明,力争把《银川市扶贫志》打造成体现银川特色、塑造银川品牌、彰显银川形象的一部精品佳志。
(文/图 虎慧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