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中荡漾着的年味儿

作者:银川市档案馆(银川市地方志研究室)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2-08

保护视力色:              字体颜色: 【       绿 恢复默认


年,是一种融入了文化的意境,是文化的象征。中国年俗文化源远流长,全国各地衍生出纷繁多样的过年习俗,南北迥异,各具特色。

新年贺岁围绕祭祝祈年为中心,以除旧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丰年等活动形式展开,内容丰富多彩,热闹喜庆,年味儿浓郁,凝聚着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精华。

年俗里有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风情。年俗里饱含着人们对吉祥如意的向往,对和谐美满的渴望,对至善至美的追求。无论习俗和传统怎样变迁,年,依然是让人最眷恋的味道。

一年一度的阖家团圆时,无论多忙、多远,所有的中国人都一定要在这几天里踏上归家的路。

随着传统民俗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家里老辈人时常感叹,如今的年味儿啊,是越来越淡了!似乎他们心里的欢乐时光也被留在了那个逝去的年代。

那么,老辈人过的年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从晚清、民国到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在跨越整个20世纪的百年间,春节到底发生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年的味道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怎样的回味?让我们一起走进档案馆,推开库房大门,摇开密集柜,取出一本本厚厚的相册,翻看一张张泛黄的照片,去寻觅在光影中荡漾着的年味儿!去品尝那时简单而幸福的年滋味儿,追溯如烟岁月里的美好记忆……

民国初期,黑龙江地区年关将至时秀才题写春联。黑龙江省档案馆供图

1939年除夕夜,北平(今北京)一户人家在包饺子,准备在子时新旧年更替时吃“更岁饺子”。 刘 鹏 供图

1939年春节,在北平(今北京)东岳庙举行庙会活动的场景。刘 鹏 供图

1940年除夕夜,在北平(今北京)一座四合院里,一名女孩正在燃放鞭炮。 刘 鹏 供图

1954年春节,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驻上海部队海军某部战士与群众、工人、学生们纵情歌舞,共贺新春。 上海市档案馆供图

1965年春节,江苏南京市民在新街口菜市场排队购买凭票供应的节日蔬菜。晓 庄 摄 江苏省档案馆供图

1978年春节,北京市民在崇文门菜市场采购年货的热闹场景。刘 鹏 供图

1982年春节,蒙古族儿童穿上新衣欢度佳节的幸福时刻。 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供图

1984年春节,在山东济南人民商场购买电视机的顾客排成长队。山东省档案馆供图

这些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们过年时的一个个精彩瞬间、一幅幅动人画面,无不充盈着民间的烟火气息;每一张朴实无华、喜气洋洋的面孔背后都隐藏着一个鲜活感人的故事,让我们在不经意间感悟到,其实,年的味道很单纯,就是忙了一年,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把烦恼藏起来,用欢乐调味一顿年夜饭,只要感觉幸福,年味儿永远不会变淡。

中国的年怎么变,都藏着中国人那份浓得难以化开的情,一种经年酿造的淳厚的味!


作者:屈建军来源:《中国档案报》202125日 第四版

扫一扫 手机浏览

分享到:

主办:银川市档案馆(银川市地方志研究室) 联系电话:0951-5108903

备案号:宁ICP备16000429号-2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413号

本站点兼容IE 8.0以上或Chrome最新浏览器。 网站地图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人民广场东街1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