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老银川:永宁有个望远桥

作者:银川市档案馆(银川市地方志研究室)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7-15

保护视力色:              字体颜色: 【       绿 恢复默认

在银川通往永宁县的109国道上有一座历经风雨沧桑,见证昨天和今天的百年历史老桥——望远桥。

望远桥虽然不大,但在银川百姓心中却小有名气,它是解放前出入银川的南大门和唯一要道。

望远桥的老名叫“王元桥”。

相传明末清初,永宁县今望远镇住有一王姓大户有钱人家,王姓大户人家生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取名叫王太,二儿子取名叫王洪,三儿子取名叫王元。不久,王姓大户三个儿子相继长大成人,为继承父辈家业,老大王太在今永宁县仍叫王太的地方买田置地,安家立业,一时成为当地的首富,由于王太的宅子墙高院深,院墙都是用黄土夯成的,远远一看像个堡子,因此,当地人就把王太的名字和他住的堡子联系到一起,把它叫为“王太堡”,传叫至今。

二儿子王洪在今永宁县望洪的地方另立门户,独自创业,当地农民就用有钱人家的名字,把该地叫成王洪,解放以后,王洪这一姓氏地名改为谐音“望洪”。

三儿子王元留家守业一日,王元看到本村架在大新渠上的木制小桥破烂不堪,马车、行人过桥稍有不慎就有掉下渠的危险,王元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在征得家人同意后,王元决定为村里老百姓做一件好事,由他出资筹料、筹工改造危桥。

村民们听说王元要为大家做好事,于是,家家户户出人出力,在一个冬闲时间,经过大家的辛勤劳动,桥墩、桥桩换成了新的,桥面也比过去平坦加宽了许多,马车、行人过桥安全无恙。

当地村民为了永记王元的善举,就在桥的两侧树了一个标志牌——王元桥,从此,人们就把这座桥叫为王元桥。

这里还有一座“万缘寺”,村民的娃娃都在这里上学堂,为了让人们好记,村民们就把“万缘寺”学堂改口叫为“王元桥学堂”。

过去“王元桥”周围的寺庙很多,寺庙的建造结构和雕塑艺术堪称一绝。有一座寺庙人称“万缘寺”,据当地老人讲述,“万缘寺”的方向与其他寺庙不同,汉人建寺庙按传统习俗都是坐北向南,而这座庙却是坐西向东。相传该庙是成吉思汗在宁夏时所建,这可能是与汉人兴建寺庙不同的原因吧。

在他们依稀尚存的记忆中,“万缘寺”大殿的梁上刻有道光三十二年重修字样,庙内塑有一佛二菩萨,墙上的壁画是西游记故事,院内有一口铜钟,足有千斤以上,钟上铸有重修“万缘寺”时所有捐款人的名字。

“万缘寺”庙门前还有两棵参天大白杨高耸入云,过去省城银川夏天雨水多,遇到瓢泼大雨,乌鸦、麻雀争相在大树上栖息,相互挤压,大雨一停,挤伤和被踩死的麻雀,黑压压地成片落下,村民们家家户户出动,提着篮子背着筐子捡拾麻雀,麻雀肉成了穷人的美餐。

两棵参天大白杨还是望远桥的坐标,过去省城银川一马平川,人们进出省城银川5公里左右就能看见这两棵参天白杨。

“王元桥”街面南北长不到300米,街面全是土坯房,包兰公路穿街而过,过去有钱的人要去远行,交通工具就是骑毛驴或者坐马车,没有钱的人就是靠两条腿。走累了,便在“王元桥”歇息一下,歇息就得有吃有喝。于是,“王元桥”附近的村民们,便在街面上开起了饭馆卖起了茶水,还有给牲畜填料、饮水的马厩,十来家饭馆店铺不大,品种单一,经营清一色的杠子面,吃起来非常爽口入味,老板们谁也不抢谁家的生意,生意做的红红火火。

1949年9月,省城银川即将解放,马鸿宾、马全良、卢忠良等民国宁夏省政府主要军政人员来到王元桥,亲自迎接从永宁仁存黄河渡口上岸后,由杨得志、李志民、曾思玉等率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兵团挺进省城银川。马鸿宾在王元桥举行了简短的欢迎仪式。

时至20世纪90年代,改名后的望远桥109国道两旁,饭馆、餐厅林立,每到饭口,过路的司机和行人,络绎不绝在此歇息就餐。有经商意识的望远桥人,利用马路经济,掘到了市场经济的第一桶金。

选自《百年银川》唐志军/文  编者有删节)

扫一扫 手机浏览

分享到:

主办:银川市档案馆(银川市地方志研究室) 联系电话:0951-5108903

备案号:宁ICP备16000429号-2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413号

本站点兼容IE 8.0以上或Chrome最新浏览器。 网站地图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人民广场东街1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