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的树一份40年的城市记忆

   发布时间:2011-03-14

保护视力色:              字体颜色: 【       绿 恢复默认

岁月流逝,城市的面貌年年变化,这其中,构成城市风景的树木也在发生着变化,或因地理气候,或因病虫灾害,或因城市建设的新理念……可以说,这些自然之子的存在与消失,每一次的变化与更新,或多或少都与人们的生活发生着密切联系,因而也记载着城市的变迁,储存着城市的记忆。近日,记者走近银川那些老绿化人,倾听他们讲述银川树木变迁史,同时呼告大家:爱惜这些为我们清洗蓝天扮美生活的草木。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种沙枣 栽杨柳

梁吉元,市园林局退休职工,今年61岁,面容十分显老,肤色黝黑,皱纹满面。老梁自嘲,种树种得久了,脸就像树皮。1981年,林校毕业的梁吉元被分配到银川市园林局,直到退休,都在和树打交道。 

上世纪80年代的园林职工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造林”。在恶劣的气候和贫瘠的土壤下,能种活树才是王道。梁吉元那时和前辈园林工人一样,主要在银川市的街道两边种树,栽种的树种也很单调,无非就是杨树、柳树、槐树、沙枣树、榆树等乡土树种。那时种树没有太多考虑,只要能活就成,于是在树木较多的解放东西大街、中山南北街上,会看到4~5种树种参差不齐地立在街道两边。城市行道树的概念在那个年代就是和路种成一条平行线就OK。 

除了街道,城市外围的绿化全民参与,这个传统一直保持至今。那时人们的栽种习惯是,荒滩和沟渠边种沙枣树和旱柳,郊外多种白杨和槐树。因此,打沙枣、编柳条筐、捋槐花成了银川人八小时之外的温馨记忆。

上世纪90年代

天牛之灾 砍光白杨

一场爆发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天牛之灾,几乎毁了全市的白杨树。这段往事,不少银川人都有记忆。捉一只天牛奖励0.03元人民币或是奖励一枚信封,这样的诱惑当然会激发物质匮乏年代全民捉天牛的热情。但让所有人懊恼的是,天牛还是屡捉不尽,最终发展到不得不砍光白杨树的地步。 

天牛专爱隐蔽地蛀蚀白杨,所以待人们发现树干枯时,树的“内脏”已基本被天牛蚀空。市园林局原总工程师齐建国回忆,一棵被天牛侵害的3年生白杨,倒地时会在树干里发现数百条甚至上千条天牛幼虫。人们肉眼只能发现成虫,而对于破坏力更凶猛的幼虫则难以观察。 

如此集中爆发天牛之灾,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当时银川市的树种过于单一。一树染病,这类树种树树染恙。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为彻底消灭虫害,银川市开始大面积砍伐白杨。看着光秃秃的街道两边,人们这才意识到城市树种的更新迫在眉睫。

新世纪之初

国槐当道 日渐斑斓

白杨没了,国槐当道。因树形高大、分支高、虫害少等优点,国槐这一银川乡土树种迅速在银川各大街道安家落户。目前城市主干道的国槐数量占到行道树栽种总数的70%以上,因而无愧获得“市树”桂冠。 

树高了,城绿了。2003年,银川提出“大银川”、“宽街道”的城市规划理念,树对一座城市的作用,已不仅限于绿化,还需有装饰功能。 

从此,每年春季,解放东西大街上,国槐下一株株怒放的金叶榆为这条老街平添许多妩媚;红花多枝头柽柳、美人梅染粉了正源南北大街;桃花、梨花、紫叶李一丛丛镶嵌在各处街道上。夏季,中山南北街高大的国槐树冠张开巨大的臂膀,遮蔽烈日。秋季,北京路沿线被绒毛白蜡的落叶铺满,仿若一条金黄色的地毯自东向西一直铺到贺兰山下。 

不仅如此,一些新开辟的道路,十年来也陆续引进名贵树种。如行政中心东西两侧大街,栽上了银杏、梓树、楸树等南方树种。

今日银川

栽新树 护古树

虽然退休了,老梁却照样每天“操树的心”。哪里栽了新树种,哪里可以看到古树……用他的话说,“树树在心”。 

银川汽车站东北侧路边有株50年生的大槐树,老梁“盯”了两年有余。由于当年天牛之灾,大面积砍伐树木导致银川市树龄在30年以上的大龄树所剩无几。“再不保护,随着城市改造,道路扩建,我怕在银川市再找不到老树喽。” 

和保护一座城市的遗迹一样,老梁认为应该“为老树养老”,更好地看护它,因为它同样也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发展变迁。“你想想看,一座没有老树的城市,该多无趣。” 

老树要护,新树更要惜。新树种需要适应气候、土壤变化,现在还要承受城市的随时之变,所以老梁还希望城市的市政建设、道路改扩建、旧城改造最好也能“以树为本”,这样才能真的“春栽一棵树,来年一城春”。

链接

街边看树

中山街:国槐、刺槐,树龄在30年以上。 

解放东西大街:行道树种植国槐。 

黄河路:新疆杨是其主要的行道树,现在沿路两侧分车带下近路一侧,分段种植珍珠梅、金银木、连翘、玫瑰、丁香等灌木。

北京路:国槐、白蜡。 

上海路:行道树种植白蜡、臭椿和毛白杨,分车带以草坪为底,全线种植丁香。 

贺兰山路:行道树为毛白杨、桧柏。 

亲水大街:行道树主要有国槐、丝绵木、新疆杨、栾树、白蜡。

4棵古树位置

贺兰山滚钟口国槐,约1780年栽植,位于贺兰山滚钟口老君堂前。 

新华街臭椿,约1877年栽植,位于新华街区群艺馆西侧居住小区内。 

西塔银白杨,约1870年种植,位于西塔博物馆东院。 

中山公园家桑,约1890年栽植,位于中山公园文化广场。

扫一扫 手机浏览

分享到:

主办:银川市档案馆(银川市地方志研究室) 联系电话:0951-5108903

备案号:宁ICP备16000429号-2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413号

本站点兼容IE 8.0以上或Chrome最新浏览器。 网站地图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人民广场东街1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