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弘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宁夏精神

   发布时间:2016-10-26

保护视力色:              字体颜色: 【       绿 恢复默认

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宁夏视察指导工作时强调,要大力弘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精神,走好新的长征路。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正式把“不到长城非好汉”确定为宁夏精神,这对激励全区干部群众同心同德、决战决胜,加快建设“四个宁夏”,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不到长城非好汉”出自毛主席长征期间所作的《清平乐·六盘山》一词,即“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这首词是毛主席在红军长征期间所写的8首诗词中最能直接体现长征精神的一首,它把祖国大好河山与革命形势完美结合起来,充分展现了红军将士不畏艰险的英雄气概和誓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豪情壮志。所以理解“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精神,应结合全词进而立足长征这个大背景,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其实质。

第一,“不到长城非好汉”体现出对奋斗目标的执着追求。“长城”在词中具象指秦长城,实指党的奋斗目标。纵观红军长征,之所以能克服万难取得胜利,最主要是奋斗目标清晰正确,始终把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并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远期目标,还把建立“工农武装割据”革命根据地作为近期目标。这种既有远期目标、又有近期目标,并把远期目标细化为近期目标、实现近期目标不忘远期目标的方法,凝聚了人心、鼓舞了斗志。而且目标确立之后,就能坚定不移、矢志不渝地执着追求,即使遇到各种挫折也持之以恒,咬定青山不放松。比如长征期间为了建立革命根据地,红军辗转湖北、湖南、四川、甘肃等省区,最终把落脚点放在陕北,就体现出对既定目标锲而不舍的精神状态。

第二,“不到长城非好汉”体现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到“长城”并非一片坦途、一帆风顺,而是要经历各种艰难困苦和流血牺牲。据统计,红军长征期间打仗600余次,30多万人最后只剩下2.5万人,平均行进1公里就有3至4名战士牺牲。而且自然环境极其恶劣,物资装备十分匮乏,艰难程度超乎想象,可以说是九死一生。有一个名为“雪山忠魂”的雕塑,讲述的是1936年2月红四方面军兵站部部长吴先恩率部翻越党岭山时,发现许多冻僵战士的遗体埋在雪里,其中有一只胳膊伸出雪堆,拳头紧握。他们掰开手一看,里面是党证和交党费的一块银元。这样的故事在长征期间不胜枚举。就是在那样的环境下,革命先烈硬是凭着一种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拼搏精神,蹚出了一条通往“长城”的道路。

第三,“不到长城非好汉”体现出胸怀远大、不忘初心的崇高境界。《清平乐·六盘山》这首词共8句,上、下半阕均是一、二句写景,三、四句言志。理解“不到长城非好汉”精神,不仅要看上半,还要理解下半阕,特别是“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的深意。“长缨”本指长绳,这里可理解为工农红军的革命武装力量,也可理解为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苍龙”是传说中的一种怪兽,这里指蒋介石反动政权。当时红军刚刚经历过长征,力量弱小且装备很差,但毛主席仍然想的是“何时缚住苍龙”,仍然心系国家命运、民族前途和人民福祉,这种革命精神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胸怀远大、不忘初心的崇高境界。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我们宁夏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土地,过去长征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宁夏儿女为建设家乡不懈奋斗,今天我们把“不到长城非好汉”确定为宁夏精神,就是要号召大家从这种精神中汲取养料,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作为当代宁夏人,我们不仅要全面准确地理解“不到长城非好汉”精神,而且要积极主动地继承和弘扬这一精神。

第一,要紧紧扭住“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不放松。习近平总书记来宁视察时指出,“长征永远在路上。当年的长征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夺取政权的长征,今天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我们这一代人要做好我们这一代人的事情,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现阶段,我们党的主要任务就是到2020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进而到本世纪中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围绕这个大目标,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自己的小目标,每年还要制定阶段性目标,并把这些目标一个一个实现,这样才能确保大目标圆满完成。

第二,要以顽强拼搏精神坚决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新长征中,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虽然没有当年的艰难困苦、背水一战,但面临的矛盾困难和风险挑战一点也不小。就“难”来说,比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如何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哪一个难度都不小;比如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我区过去发展主要依靠土地、煤炭等资源能源和投资,现在这些传统动力减弱了,如何培育新的发展动力,也相当困难。就“险”来说,比如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中等收入陷阱、塔西佗陷阱和修昔底德陷阱等考验,哪一个处理不好、应对不力,都可能是颠覆性的;比如当前引发矛盾纠纷的因素增多,哪一件事如果处理不好,就可能引发大的矛盾纠纷,甚至给社会稳定带来影响,等等。克服这些艰险,就必须发扬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要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前进道路上的艰险,战略上蔑视、战术上重视,充满热情和斗志地完成好每一项任务,不能因为难和险就溜边走、打退堂鼓。要积极主动地作为,对困难和问题要敢于担当、勇于实践、善于创新,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加以解决,职责内的工作尽心竭力办,不属于职责内的工作想方设法办,急难险重任务拉得出来、顶得上去。要抵御住各种诱惑,新时期党员干部面临的生死考验少了,但面临的灯红酒绿、糖衣炮弹等诱惑却不断增多,所以每一名党员干部在任何时候都要谨慎用权、严以律己、克制私欲、廉洁奉公。

第三,要坚定理想信念,胸怀远大、不忘初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上号召全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在参观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时强调,“红军长征胜利,充分展现了革命理想的伟大精神力量。现在,时代变了,条件变了,我们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事业没有变”。继承和弘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宁夏精神,也要不忘初心。

要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我们党追求的共产主义生活状态是人类几千年来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提出“小康”“大同世界”概念,其核心思想就是“天下为公”。现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都在逐渐接受共产主义思想,比如欧洲的高福利,就体现了共产主义思想。法国经济学家皮凯蒂写了本《21世纪资本论》,尽管其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但有些观点与马克思的《资本论》不谋而合,比如他也认为资本主义分配制度最终导致两极分化、贫富差距拉大。而共产主义最终目标就是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现在有人觉得共产主义看不见、摸不着,我国建立的全民医保、农村老人的养老补贴、高龄津贴等社会保障制度,就有共产主义的因素。所以我们要增强信心,自觉做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

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当年共产党和国民党的斗争,表面是政权之争,实际上就是两条道路之争。现在有人怀疑中国还是不是社会主义国家,有没有保持初心?单从土地公有这一方面来看,就符合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本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充分说明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而土地公有的一个好处是能防止土地向少数人手里集中,防止农民遇到大病大灾出卖土地而无家可归、无饭可吃。因此,我们要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无论是国家的前途还是民族的前途,说到底还是老百姓的前途,如果没有老百姓的前途,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也无从谈起。老百姓支持拥护共产党,不是因为共产主义这四个字,而是因为跟着共产党能过上好日子。只要我们自觉践行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当好群众的贴心人,群众就会跟着共产党走。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以百姓之心为心,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永远不忘初心,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扫一扫 手机浏览

分享到:

主办:银川市档案馆(银川市地方志研究室) 联系电话:0951-5108903

备案号:宁ICP备16000429号-2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413号

本站点兼容IE 8.0以上或Chrome最新浏览器。 网站地图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人民广场东街199号